1. 首页
  2. 各地新闻

心理咨询师谈新十条后公众心理:感染后发朋友圈可视为解压方式

心理咨询师谈新十条后公众心理:感染后发朋友圈可视为解压方式

2022年12月9日,成都,新冠肺炎抗原测试阳性。 视觉中国 图

随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的优化,公众面临着新变化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近日发布的《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》要求,以地市为单位建立畅通心理咨询热线,方便居家治疗人员寻求心理支持、心理疏导帮助。

12月14日,多次参与疫情心理援助工作的心理工作者王滋告诉澎湃新闻(www.thepaper.cn),12月7日疫情防控“新十条”颁布以来,咨询来访的医护人员数量有小幅上升;普通人在面对政策变化时,会有一个慢慢适应的缓冲期;有许多感染者会发朋友圈,这可以被视作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,也可以看到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有所改观。

医护人员需要特别关注

王滋是扬州贝克强迫症心理咨询工作室的心理咨询师,自2020年起,他多次远程参与疫情心理援助工作,曾为武汉、大连、石家庄、扬州、上海等地疫情期间的一线抗疫人员提供免费心理咨询。

他说,自“新十条”颁布以来,他接到通过电话、网络等渠道来咨询的人数一天有30位左右,医护人员求助的数量略有上升,来自全国各地,占到咨询人数的80%左右。

王滋说,求助者的诉求分为几类:一是在疫情管控措施优化后,对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的担忧,如若染病,在居家隔离期间,人们会担心传染给家庭中的老人或小孩。二是普通白领群体表现出对工作影响的担忧。三是有人表现出经历此前的封控管理后遗留的心理上的焦虑和压力。

他介绍,医护人员是需要特别关注的群体,他们往往经历着工作与心理的双重压力。例如,近期,他接到过一位急诊室医生的求助,这位医生和母亲一起居住,除了工作压力,还会产生担忧传播病毒到家庭内、母亲染病如何就医等想法。

王滋向澎湃新闻指出,和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医护的心理状态相比,目前医护心理焦虑的应激源已经发生了明显改变。“以前更多的是对病毒的害怕,现在更多的是担心对生活的影响。比如你不知道身边谁是阳性,是对不确定性的一种恐惧。”他说。

王滋介绍,作为咨询师,需要对求助者进行情感上的支持,减轻情绪上的痛苦。另外,人们心理上产生焦虑时,往往注意力狭窄,认知问题不全面,产生灾难性的、偏执的思维,咨询师需要还原夸大的情境,帮助其结合现实思考。

适应心理缓冲期,走出歧视阴影

“新十条”发布以来,各地管控新标准不断落实。例如,国家卫健委表示,轻症、无症状和基础性疾病比较稳定的患者,建议在家隔离,居家治疗。

王滋指出,目前的防控方式与此前对比有较大的反差,人的心理从一个状态到另一个状态容易产生适应反应,因此需要时间慢慢整合,这种反应因个人性格的敏感度不同而有差异。“应激需要时间去缓冲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理缓冲期,不要强求任何人瞬间改变。”他说,“有些人可能会表现出紧张、胸闷等心身反应。”

王滋表示,目前通过短视频、医疗宣传等途径,人们已经逐渐建立起对新冠病毒新的认识。“对大多数人来说,不再是致命的了。”他注意到,有许多感染者会在朋友圈分享感染后的经历和经验。他表示,这可以被视作一种缓解压力的方式,同时也告诉他人疾病的情况,给他人安全感。

王滋指出,从这种现象可以看到社会对感染者的歧视有所改观。“现在都光明正大发朋友圈,说明人们对病毒已经不那么害怕了。”

12月7日,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《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治疗指南》中提及,以地市为单位建立畅通心理咨询热线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要将心理热线主动告知居家治疗人员,方便其寻求心理支持、心理疏导帮助。对于发现的心理或精神卫生问题较严重者,可向本地(市、县)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报告,必要时予以转介。

澎湃新闻注意到,全国范围内不少城市,如南通、郑州等已启用24小时免费心理援助热线,以帮助市民缓解焦虑等不良情绪。

本文来源于网络,如果侵权立删,操作:浩宇科技,如若转载,请注明本文地址:https://www.86376.net/gedi/766738.html

联系我们

如果需要五金紧固件产品可以联系我们!

15369066891

在线咨询: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
邮件:568162837@qq.com

工作时间:周一至周五,9:30-18:30,节假日休息

QR code